兩種窄帶LTE技術旨在填補物聯網的5G差距。
我們正處于5G的曙光,這將是一個統一的網絡,幾乎可以附著在你周圍的一切。 為了更快地到達那里,我們正在加速5G NR(新無線電) - 通用5G標準 - 從2019年開始為智能手機引入下一代移動寬帶體驗。
第一個5G NR版本提供eMBB(增強型移動寬帶)和URLLC(超可靠,低延遲通信),這還可以解決許多物聯網用例。 但是,它不會針對低復雜度的物聯網(也稱為大規模機器類型通信或mMTC)。
那么我們如何才能實現連接大規模物聯網的5G愿景? 需要明確的是,“大規模物聯網”這一術語指的是數十億的設備,物體和機器,即使在最偏遠的地方也需要無所不在的連接,例如深埋在地下的傳感器。
為了實現大規模(3GPP定義為每平方公里至少1M設備),移動網絡應該更有效地支持偶爾通信的小型設備,并且超高能效,以便它們能夠提供超長的10年以上的電池壽命。 聽起來很挑戰當然!但是我們沒有必要認為5G才能開始連接大規模物聯網。
這就是為什么...... 3GPP已經在版本13中引入了一組2個互補的窄帶LTE IoT技術:eMTC(增強型機器類型通信)和NB-IoT(窄帶物聯網)。
兩者都針對較低的復雜性/功率,更深的覆蓋范圍和更高的設備密度進行了優化,同時與常規移動寬帶等替代LTE服務無縫共存。
他們共同擴展了LTE技術組合,以支持更廣泛的低功耗物聯網用例。
我們是否真的需要eMTC和NB-IoT來連接大規模物聯網? 答案是肯定的,因為補充的eMTC和NB-IoT是針對各種物聯網用例而設計的。 eMTC將利用1.4 mhz的帶寬提供高達1 Mbps的吞吐量,并支持VoLTE和全質量等功能,適用于各種物聯網用例,以及資產跟蹤器和可穿戴設備。
另一方面,NB-IoT可以一直擴展到極低的簡易性,適用于低吞吐量,延遲容忍的應用,如儀表和傳感器。它允許數據速率僅為10 kbps,帶寬為200khz,并且可以提供更深的覆蓋范圍。
此外,NB-IoT將部署在現有LTE頻段上,在兩個普通LTE載波之間的保護頻帶中,或者以獨立模式部署,這為重新播放的GSM(2G / GPRS)頻譜提供了簡便的遷移路徑。
IPLOOK的核心網絡可以支持NB-IoT和eMTC。 IPLOOK可以實現大規模連接,并且支持3Gpp R14中物聯網的功能。